金奖项目
项目名称
力宝广场
项目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222号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 64194㎡,地上51461㎡,地下12733㎡。
建筑功能
办公,商业
项目现状
项目于2024年3月开始施工同年12月竣工后开始运行至今。
开发单位
力宝置业(上海)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物业单位
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上海)有限公司
为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标,探索城市有机更新中的实施路径、推进方式和资源利用机制,研究本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中的适用技术,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开展了“2024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评定”工作。经评审,共评选出了20个优秀项目,其中铂金奖项目2个,金奖项目13个,银奖项目5个。在6月24日召开的“2025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上”举行了“2024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评定”颁证仪式。
江欢成院士为金奖项目颁奖
项目概况
力宝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淮海路商圈,竣工于1999年,距今已有25年历史。建筑总高度199.7m,总建筑面积64194㎡,地上51461㎡,地下12733㎡。地上38层(含PH1,PH2层),地下3层。主楼为办公楼,裙楼为商业设施。
项目外观实景照片
作为一栋已经运行使用了25年的综合性建筑,力宝广场的制冷机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设备老旧、高能耗低能效等问题。其中,有3台630RT冷水机组于1996年就投入使用,已接近使用年限且冷机、水泵等主要耗能设备均为定频机组,超长的使用年限使得维护工作量逐年加大,制冷效率衰减情况日趋严重,设备能效远远低于相关标准要求。 在制热方面采用的是风冷热泵联合电锅炉设备采暖,热泵设备采暖能力严重不足且电锅炉效率低下,制热能耗较高。更重要的是现有群控系统已无法实现冷热源系统自动运行与节能优化控制,空调运行品质差,物业管理压力大。为达到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总体要求,项目进行了冷热源系统的改造。
改造前制冷机房实景照片
改造后制冷机房实景照片
定位目标
面对业主切实的改造需求,项目团队围绕“绿色高效、无感可靠”这一核心理念,为力宝广场量身定制了不停业、超短期节能改造方案,开辟了一条既有建筑低碳节能改造的全新路径。旨在通过对该建筑的冷热源系统改造,提升大厦的舒适度、实现冷热源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同时实现降低运行费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效果。
项目特色
针对力宝广场“不停业超短期节能改造”的实际需求,紧密围绕“绿色高效、无感可靠”核心理念,以“拆旧、共存、接续、焕新”四个实施阶段,为力宝广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换心手术”。
能效模拟,实现“既有建筑能源健康诊断服务”
项目团队依托一建集团自主研发的能耗模拟软件,通过辅助设计与能效模拟功能,对力宝广场进行了建筑能耗分析和能效计算。结合该既有建筑仅有电力为可利用能源及既有设备利旧的可行性等现状,对改造后全年8760小时的能耗进行分析,改造前系统年总能耗约167万KWH,预计改造后系统年总能耗约107万 KWH,年节能潜力可达60万kWh,相当于每年减少252吨CO₂排放量。最终,项目团队将力宝广场的节能率目标值锁定在36%之上,确立了制冷机房SCOP≥5.67,热泵采暖SCOP≥3.23的全年综合能效目标,全力打造一级能效高效机房。
能效模拟
优化设计,智能串并联耦合系统
通过详细现场调研,并结合设备与系统优化选型与设计,项目团队做出了如下运行优化:
采用动态混水控制策略,结合热泵优先+电锅炉智能补热的运行逻辑,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热泵优先运行(100%热泵优先):系统默认以风冷热泵作为主热源,最大化利用其高能效特性。确保热泵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减少电锅炉启停次数,降低运行成本。
智能混水调节:避免传统串/并联模式的弊端,按需补充热量,提升系统稳定性。当热泵出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电动三通阀动态调节,引入电锅炉补充热量,避免热泵低效运行。
自适应流量分配:通过变频水泵和智能控制系统,优化水系统流量,降低阻力损失,降低水泵功耗,提升整体能效。
方案深化
无感改造,独创“三系统并行技术”
力宝广场车道宽约6.9米,车道位置机电管道下高度约为2.2米,局促的空间导致设备无法整体运输。机房内为双梁结构,第一道梁下净高4米,第二道梁下净高2.5-2.7米,局部降板区,板下净高3.1米;同时,冷冻机房的冷冻水、冷却水供回水立管、冷却水泵房的冷却水供回水立管穿楼板位置无法调整等,均对管网布局提出了较高要求。改造期间,大厦需保持正常运营,也提出了较为苛刻的“不停航”施工要求。
因此,面对特殊的地理区位、局促的机房空间、不间断运营的切实需求,项目团队巧妙构思,采用“三系统并行技术”,以“新旧共存,无缝衔接”的实施方案,确保了施工期间大厦空调系统的“不打烊”。在用能需求较低的四月,项目团队为力宝广场量身打造了一套“体外临时造血”系统,利用裙房屋面的临时风冷热泵进行供冷,持续满足施工期间大厦空调正常运营的要求。与此同时,项目团队采用“留旧+换新”的全新模式,在部分系统阶段性保留的同时,同步开展设备更新与管道扩径工作。项目团队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结构建模,通过BIM低阻力管网设计,完成了新旧系统同空间的极限穿插布置。在拆除与安装交互作业的协同下,项目团队仅耗时1个月便完成了新旧系统的接续转换。
项目BIM结构建模
高效控制,引入“建筑AI智控系统”
本次改造中,不仅实施了冷热源系统的设备升级,项目团队更为力宝广场的能源控制“植入”了前沿的先进自动化控制系统,其拥有的AI智控“大脑”有效实现了冷热源系统的远程自动化高效调控,管理效率与能源利用率跃升至全新高度。
在本项目智控系统中深度融合AI与机理模型,进一步运用智能搜索算法,构建起暖通系统能耗的精算框架与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在线全局优化与AI智能决策的精准导航,系统得以在纷繁复杂的运行环境中自动寻觅并锁定最优运行路径,实现能效的最大化释放。在“智慧管家”的加持下,力宝广场AI系统实现了“能耗预测、AI智控、策略生成、人机学习”四大功能。项目运行至今,系统自运行率达95%。
建筑AI智控系统
实施效果及效益
社会效益:作为上海黄浦区商办绿色智慧楼宇标杆力宝广场始终以“智慧+绿色”双核战略为驱动,深度践行ESG理念,以可验证的环保绩效响应双碳目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形象。通过系统性节能改造与智慧化运维升级,实现碳排放与能耗双降,同步达成绿色升级与商业价值的双重突破。同时数字化平台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可复制的“智慧+绿色”技术路径,为黄浦区乃至上海市商办楼宇提供可量化的绿色转型范本。
经济效益:力宝广场实施冷热源系统无感化节能改造后,年节电量达81万kWh,相当于每年减少342吨CO₂排放量。高效机房全年制冷能效比(EERao)达到6.03,远超一级能效标准。
一级能效高效机房标识证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