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项目案例】2024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金奖):虹口区四川北路今潮8弄8号楼

2025-07-16 13:42:33

金奖项目

项目名称


虹口区四川北路今潮8弄8号楼

项目地址


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HK194-01地块(北至武进路,南至海宁路,西至江西北路,东至四川北路)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为约1000㎡,皆为地上

建筑功能


商业

项目类型


文物保护修缮建筑

项目现状


2021年8月竣工后运行至今。

开发单位


大美房地产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

施工单位


上海美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物业单位


上海世邦魏理仕物业顾问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为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标,探索城市有机更新中的实施路径、推进方式和资源利用机制,研究本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中的适用技术,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开展了“2024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评定”工作。经评审,共评选出了20个优秀项目,其中铂金奖项目2个,金奖项目13个,银奖项目5个。在6月24日召开的“2025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上”举行了“2024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更新改造评定”颁证仪式。

【协会动态】“2025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成功举办——创新推进四好建设,赋能城市绿色发展
2025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

江欢成院士为金奖项目颁奖

项目概况

今潮8弄8号楼项目位于四川北路街道HK194-01地块,北至武进路,南至海宁路,西至江西北路,东至四川北路。项目为文物保护建筑(今潮8弄8号楼颍川寄庐)修缮改造建设。今潮8弄8号楼(原公益坊45号)的颍川寄庐为公益坊开发商自宅,建设于1907年。颍川寄庐从外观风格判断,窗套、门头爱奥尼克柱、山墙尖、围墙压顶、混凝土阳台的都是西式的装饰风格,但门楣题字,整体三间二进有江南住宅的格局,所以是一种“中西合壁”的风格。

改造背景:

2018年7月,该街坊土地拍卖由大美房地产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拍得,准备进而开发为商业、办公综合体,根据控规,除了保护建筑保留修缮之外,地块南侧需建设超高层商办综合体建筑。业主的基本要求为:

(1)城市更新: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功能;

(2)历史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传承公益坊城市风貌;

(3)商业复兴:提升商业功能,打造四川北路商业街核心标杆项目,整合周边商业设施,为四川北路的复兴作出贡献。

项目改造前照片

项目改造后照片



改造理念

1、遵循“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原则,在重现历史风貌的同时,通过重塑功能,注重文物建筑的再利用,为建筑注入活力,从而达到文物建筑的延续使用。遵循文物建筑“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对重点保护部位强调保护,对因居民使用等各种因素造成的破损情况,坚持抢救第一原则。沿街外立面是重点,标准里弄格局是特点。通过外立面修缮以重现风貌;与公益坊人文历史相关的内容,通过择取样本原位、原状修复。采用专业清洗、表面增强加固防水、化学注射防潮等文物保护先进措施,强调文物本体精细保护;

2、结构加固

结合具体的总体平面布置,以及各排历史建筑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做好结构加固工作,满足今后实际使用需求,确保安全。

3、机电更新

根据内部平面布置的要求,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增设必要的空调设备、给排水及消防、强弱电设备。调整泛光照明。

4、功能满足

今潮8弄8号楼颍川寄庐原则上按原样修缮,未来的功能要求为商业租赁。

5、绿色改造亮点

今潮8弄8号楼颍川寄庐作为虹口区文物保护建筑的代表,在其改造过程中不仅注重历史风貌的修复,还融入了绿色可持续理念。

历史材料再利用与低碳修缮:修缮团队采用原始老砖和定制仿古瓦片,修复外墙及屋面,对残存的木楼梯、栏杆等构件进行1:1仿制,扩建改建部分采用绿色建材。

围护结构升级:将单层玻璃窗替换为符合现行节能要求的木窗、铝合金外窗;外墙、屋面皆增设保温层、屋顶增设防水层,提升围护结构整体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

机电系统升级:暖通、电气皆采用节能产品,给排水采用一级节水器具,设置可与区域平台对接的能耗管理平台等。

环境:项目场地设置透水铺装,降低洪涝风险等。


项目特色

今潮8弄区域保留了8条百年弄堂、60余幢石库门建筑及多栋百年历史建筑(如颍川寄庐、公益坊、扆虹园等)。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近现代文化、出版、电影等领域的辉煌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

项目在改造期间保留延续了今潮8弄8号楼(颍川寄庐)的历史建筑的特色,并采用“修旧如旧”原则,复原了该栋建筑的历史风貌。同时,结合建筑技术现代化发展,对项目围护结构、机电系统皆进行了升级,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01

建筑复原

项目针对整体进行复原式修缮,包括外立面清水砖、外门窗复原、建筑外立面屋面泛水、檐沟、落水管复原等。

其中,木窗为原样复原,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本项目在各立面上均按历史复原木窗,木框采用原材质、原细部进行复制。同时,在设计阶段考虑建筑节能等要求,采用木门窗,玻璃采用Low-E玻璃,同时恢复了木窗外的木百叶。

室内部分,项目对各类特色装饰进行修缮复原,重点内容包括木楼梯、挑廊雨棚、彩色地砖等。

颍川寄庐一共有两部楼梯,分别为主楼楼梯和辅楼楼梯,其中主楼楼梯造型精美,栏杆柱头等具有较高的装饰性,本次修缮中,更换了主楼木楼梯腐朽的木构件,并对原始栏杆柱头等进行出白翻新。辅楼楼梯由于式样较为普通且和中庭挑廊连接,这部分原始结构破损较为严重,根据设计要求,本次修缮中更新为钢结构楼梯,并外包木饰板。两部楼梯中,主楼的木楼梯为修缮重点,在修缮过程中,专业工匠保护性拆除了楼梯花式栏杆、柱身柱头等木构件,并在后续施工中恢复至原位置,同时以原始楼梯中仅存的一根完好柱头为蓝本,复刻出了缺失的雕花柱头,取得了较好的修缮效果。



颍川寄庐主楼及辅楼间搭设有一处挑廊,挑廊的栏杆及立柱装饰较有特色,在修缮中对该部分进行了修缮翻新;中庭上空原始为居民搭建的木雨棚,整体破损较为严重,已丧失原功能,修缮中更新为玻璃雨棚。


颍川寄庐彩色地砖主要分布在主楼底层客堂、东西厢房区域,均为历史遗留地砖,在对颍川寄庐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由于历史原因,现存花式地砖缺损较为严重,除客堂区域仍有部分原始花砖保留外,东西厢房区域地砖均有大面积的缺失,因此,在进行花式地砖的修缮前,先对尚存彩色地砖的样式、尺寸进行详细的拍照测绘,并联系专业的厂家根据历史原样进行了仿制。



02

结构加固

项目采用钢结构、木结构对原建筑进行加固。使用钢结构位置:1、局部楼面改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增加钢次梁;2、内部隔墙大开洞,周边增加钢柱钢梁加固;3、木格栅加固使用槽钢;4、屋顶木屋架节点使用钢板加固;5、部分楼梯修缮使用钢结构屋顶、木楼梯改造时采用木结构。对屋顶上各规格历史瓦片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历史原样定制加工了同规格、尺寸、颜色的瓦片用于屋面修缮。修缮时,定制瓦片进行做旧处理后铺设于屋面,重现屋面历史风貌。同时,屋面增设了保温层与防水层,破损的凡水、天沟、落水管等落水系统,也采用铜皮新做,同时根据不同屋面与山墙角度,凡水分别采用踏步凡水与靠墙凡水形式,铜皮落水系统表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氧化作用,形成了一层稳定的古铜色氧化层,与历史建筑清水墙外立面搭配别具韵味。


03

建筑节能

本工程外立面为重点保护部位,因此采用外墙内保温的形式,在外墙钢筋网片粉刷加固工序完成后,粉刷无机保温砂浆保温层,屋面根据设计要求,采用STP真空绝热板保温层,过街楼等底部接触空气的架空楼板,则采用泡沫玻璃保温板作为保温层。地块内历史建筑门窗的修缮,8#楼(颍川寄庐)因保护要求采用木门窗,玻璃采用Low-E玻璃,同时恢复了木窗外的木百叶,一定程度提高了门窗的节能性能,其余历史建筑外立面门窗均采用复原历史式样的铝合金仿木纹双层中空玻璃门窗进行门窗修缮,同时外门窗采用双层金属隔热型材搭配5厚Low-E+15Ar+5厚Low-E的玻璃保温系统,最大程度的提高门窗节能性能。

此外,项目机电系统整体按照现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包括采用1级能效多联机、采用1级节水器具、采用LED灯源、采用二级能效变压器、高能效电梯等措施。

考虑到项目餐饮需求,项目采用速八商用排油烟机泰坦静电油烟净化器低空排放系列TIDM搭配UV-C分解技术,可有效净化厨房排油烟。


04

韧性安全

加强韧性

为增长建筑使用寿命,项目做了多种处理。

修缮后的墙面施以保护界面剂。在已处理干净墙面上采用浸润耐酸、耐碱渗透型纳米有机硅、氟增水剂,用低压喷涂两遍(增水剂渗透深度要<30mm),表面无变色无反光、具耐水性和防油性污染,使墙面有较高自洁性。

混凝土装饰细部主要在山墙压顶,颍川寄庐悬挑阳台等部位。修缮前,外墙面原有装饰线条应进行拍照、拓样。细部装饰出现的裂缝,应清除凈浮渣和灰尘,采用化学注浆及加贴碳纤维或粘钢加固的方法。局部破损严重,钢筋铁胀开裂,混凝土剥落的,应凿除起壳酥松部分钢筋除锈,旧混凝土表面刷界面剂,用丁苯砂浆分层加压修补。

花岗石构件勾缝填补、修复后,为防止墙面受雨水侵蚀并增加耐久性,防止新的渗漏,整体花岗石立面采用进口保护液保护。

楼地面、屋面进行防潮处理。楼地面防潮层较好的部分,在防潮层位置抹一层 20mm 厚1:3水泥砂浆掺5%的防水剂配置成防水砂浆或设置防水卷材。位置在室内地坪墙体处上下。防潮层已经失效的部分,采用注射方法修复防潮层。清水砖墙外侧修缮完成后涂刷防渗剂,当防渗措施在外墙外侧难以取得效果时,根据实际渗水情况从室内侧涂刷防水防渗涂料。

屋面检查并重新更换防水层,增设保温层;根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639》,本项目防水等级按1级设置,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 20年。设防为二道,因作为坡屋面,瓦作为一道防水,内设二层4厚自黏性防水卷材。保温采取 A 级保温材料。

加强安全

结构加固。本项目历史建筑原结构为砖木结构及砖混结构,因历史原因,原建筑改造较多,修缮中对建筑的基础、主体结构均进行了结构加固,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和抗震等级,采取的措施包括将原有砖砌条形基础加固为筏板基础,设置锚杆静压桩,公益坊原砖木结构加固为钢结构体系等。

因本地块内历史建筑均为原址修缮,因此各建筑间防火间距不能满足现行消防规范要求,同时由于8#楼(颍川寄庐)为砖木结构且室内木门窗、木楼梯等木构件较多,因此无法满足现行消防规范要求。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历史建筑的消防功能,本工程木构件均涂刷防火涂料,钢结构构件根据规范要求涂刷防火涂料,增设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此来最大程度提高消防功能。


05

健康宜居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上海市虹口区,毗邻四川北路,与四川北路地铁站距离不到百米,穿越今潮8弄历史建筑群即可到达,交通便利的同时,可置身弄堂,体验百年石库门风情,感受海派文化与当代潮流的时空对话。周边还有公交海宁路四川北路站,为项目出行提供方便。无论是通勤上班还是日常出行都十分便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减少交通拥堵带来的焦虑和疲劳。

自然采光

今潮8弄8号楼(颍川寄庐)采用复原木窗加天井的方式,为室内充分引入自然光。连接前后楼的天井走廊绿植环绕,通过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阳光可以透过落地玻璃窗照射在木质的百叶窗格上,使室内光影变幻,为室内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环境。


通风良好

项目设置大面积外窗,并可进行完全开启,室内良好的通风可以将室内浑浊的空气排出,同时引入新鲜空气,减少细菌和病毒在室内的积聚。这对于居住者的呼吸系统健康非常重要,可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险。


热湿环境管理

项目分散式设置空调系统,可就地控制调节,满足人员热舒适需求。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

项目设置多个空气净化器,可分散布置在场地范围内,并可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挪移放置、启停控制等。可在室外空气质量不佳时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优化,控制室内PM2.5、PM10浓度。

精神堡垒

本项目在室内外引入自然元素和艺术元素,提供室内外自然景观与艺术范围。亲近植物和其他自然元素有助于降低舒张压、抑郁和焦虑水平;提高专注力;更好地摆脱工作压力和疾病;增强心理健康和耐受性,植物与环境融为一体,有助于提高员工与客户对工作环境、娱乐环境的满意度。可为用户提供用于休憩放松的精神堡垒。


END